图米小说网 > > 隋唐风云 > 第28章风流

第28章风流

投推荐票 /    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/ 章节目录 /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    / 加入书签

之所以说郑氏颇受宇文邕宠爱,是因为郑氏向宇文邕提出了一个要求,将自己的前夫高绰重新安葬,宇文邕非常爽快地就答应了。

也许你觉得宇文邕有点重口味了,不过,只要你想想曹当年干的那些风事儿,这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除了这位郑氏被宇文邕宠幸之外,其他的女人,基本都被放任自流了。

而一向以风而著称的胡太后,也就是高纬他妈,似乎迎来了一个春天,史书载她“恣行奸秽”。

至于胡太后具体是怎么“恣行奸秽”的,史书并未提及。但是有一些好事者,给胡太后编出了一个很有名的段子,说胡太后和她的儿媳妇穆黄花在长安城中沦为了女,且喊出了“为后不如为”的口号,据我考证,始作俑者就是蔡东藩。

当然,这就和冯小怜极富香色彩的“玉横陈”的故事一样,只是好事者所编,一笑置之即可,然而现在很多人信以为真,实在是大缪,史书根本没有记载。

与胡太后的荡和风形成鲜明对比,则是另外一个女人,此人就是高湝的王妃卢氏。

高湝被杀后,卢氏也成了小妇,宇文邕又将卢氏赏赐给了斛斯征。

斛斯征,也是一位复姓斛斯的鲜卑人,而且当时还是太子宇文赟的老师。

卢氏非常刚烈,在斛斯征面前始终一付蓬头垢面的样子,不洗脸,不梳头,而且茶饭不思,以绝食相逼,甚至不苟言笑,从未对斛斯征笑过一下。

斛斯征很无奈,但也没有为难卢氏,他知道强扭的瓜不甜,索性也就把卢氏放走了。

获得自由的卢氏,从此削发为尼,遁入空门,不再过问人世。

一直到了隋朝建立,卢氏才重新站了出来,并且向已经成为隋文帝的杨坚上表,希望能够将高湝及其五个孩子重新予以安葬,杨坚很快便准了卢氏的这一请求。

介绍完这些女人的结局,接着就要说到那位真正的女主角,也是一代女神——冯小怜。一代女神的陨落

要说冯小怜,当然也要先说到高纬。

很多人谈到高纬,都是用一种不屑和不耻的态度来对待的,他是一个变态,他残暴不仁,他嗜血成性,他荒好色,他自私自利,……

很多的标签都可以贴在他的身上,这些都没错,但是,很多人忽略了一点,高纬他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情种。

当“玉横陈”的香成为一种滥觞之后,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审视一下高纬的爱情呢?

冯小怜在她最开始进入历史的那一刻,便是以一种惊艳的姿态出现的。

一个玩尽无数女人的花花公子高纬,竟然会一夜之间被一个还是无名宫女的冯小怜迷得神魂颠倒,并且从此绝爱冯小怜,这是怎样的一种惊艳和妩媚才能做到?

二人如同坠入爱河一般,“坐则同席,出则并马,愿得生死一处”,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如胶似漆才能做到?

而在周齐对决中,高纬为了满足冯小怜一个人的要求,竟然连江山社稷都抛诸脑后,一次次错过绝佳的战机,这又是怎样一种倾国倾城才能做到?

而无论高纬一路逃窜至何处,他始终与冯小怜形影不离,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死相依才能做到?

而当高纬和冯小怜作为俘虏被带到长安之时,高纬即便受尽屈辱也在所不惜,而一向胆怯的高纬,竟然以一种极尽卑微的姿态,向宇文邕做出乞求,只为得到自己所爱之人,这又是怎样的一种至死不渝?

这一切只有一个答案——因为爱情。

因为爱情,不会轻易悲伤,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;因为爱情,简单的生长,依然随时可以为你疯狂。……

当高纬被以谋反罪处死的时候,我不知道此时的冯小怜作何感想,史书虽然没有记载,但是我们可以猜测,可能悲痛欲绝,可能是自叹薄命,也可能她想追随高纬而去,做一对绝命鸳鸯。

曾经的花前月下,曾经的双宿双栖,一切都成了镜中花、水中月,一切都化为泡影,从此只能沉淀在记忆深处。

而作为一个国的妖女,宇文邕把冯小怜赏赐给了代王宇文达。

史书载,宇文达是一个勤俭节约、廉洁自律、不近女色的道德楷模,手下人劝他聚敛财物,他却说:“君子忧道不忧贫,何必为钱财这种小事烦心呢。”明显是一个正人君子的典范。

而宇文邕竟然把绝代佳人冯小怜赏赐给道德楷模的宇文达,其用意昭然若揭,那就是让大周朝的臣子们都看看,冯小怜就是一个红颜祸水,这种货色在我们大周朝,无论扔给哪个男人,都没人要她。

事实上,宇文达一见到冯小怜,便被冯小怜的姿色所迷恋,顷刻之间便拜倒在了冯小怜的石榴裙下。

还道德楷模?狗屁!还正人君子?伪君子还差不多!

此时的宇文邕如同是自己给了自己一个巴掌,他本想让大臣们都以宇文达为榜样,做到廉洁自律、洁身自好,然而事与愿违,自己最信任的道德君子,此刻竟然如此堕落,这真是大周朝的耻辱。

由于宇文达对冯小怜的过分宠爱,宇文达的正妻李氏开始吃醋了。

李氏愤愤不平,她自诩贤妻良母,丈夫本也是正人君子,而此刻,自己的家庭全都毁在了这个狐狸精冯小怜身上。

李氏悲伤欲绝,一度寻死觅活,一哭二闹三上吊,几乎死于非命。

而冯小怜虽然被宇文达宠爱,但是却念念不忘高纬对自己的恩情。

有一天,冯小怜怀抱琵琶弹奏着,脑海里却是想象着昔日与高纬的点点滴滴,不觉悲从心来,突然琴弦断了,悲伤中的冯小怜提笔作诗。诗曰:

虽蒙今日宠,犹忆昔时怜。

欲知心断绝,应看胶上弦。

岁月带走的是过去的人和事儿,带不走的却是对爱人的深深思念。

没过多久,隋朝建立了,宇文达作为北周宗室,在隋文帝杨坚的政清洗之中死去了。

冯小怜作为一个可以被人随意送来送去的礼物,又一次被送到了李询的手中,然而命运却再一次捉弄了冯小怜。原来,这个李询,就是宇文达的正妻李氏的哥哥。

李氏就是因为冯小怜这个狐狸精,几次寻死觅活,差点死掉的,作为李氏的哥哥,妹妹的仇,那就是自己的仇。

李询没有像宇文达那般不争气,他没有被冯小怜的姿色所迷惑,对于冯小怜,他要给他的妹妹报仇。

李询让冯小怜穿着破衣破裤舂米,同时还让冯小怜干很多脏活、粗活、重活,百般刁难和凌冯小怜。

面对这样的遭遇,冯小怜只能委曲求全,她只是一个被命运所驱使的人,他从来都没有办法去驱使自己的命运,她只能冷笑,冷笑这世态炎凉。

终于有一天,李询的母亲出面了。

李询的母亲无法容忍这样一个狐狸精待在家里,自己的女儿也是被这个狐狸精祸害得家破人亡的,她勒令冯小怜自裁。

三尺白绫之上,一代女神,就此香消玉殒。

当我们从冯小怜的身上卸去女神的光环,我们所看到的冯小怜,只是一个被命运所驱使的女人罢了,正如她的名字一般,她的一生都是可怜可叹的。她原本只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女子,只因为天生丽质,从此便卷入到了政的漩涡之中,也最终成为了政的牺牲品、历史的替罪羊。冯小怜从来没有为自己的命运抗争过,她只是一个被命运驱使的奴隶,她可以迷倒众生,却无法给自己给争取一个幸福的人生。

冯小怜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女神,任何女子都无法比拟,当然,高纬也是当之无愧的男神——男神经病罢了。

佛家说,缘定三生,不知高纬和冯小怜是否还有来世的情缘,如果真的有的话,我相信他们一定不会选择生在帝王之家。

而对于冯小怜这样的女人,历史上往往称之为红颜祸水,夏朝的妺喜,商朝的妲己,西周的褒姒,以及无数的女人都被贴上了这一标签,然而,一个女人真的有如此能量能够倾国倾城吗?

北宋的王安石曾有一首诗:

谋臣本自系安危,贱妾何能作祸基?

但愿君王诛宰嚭,不愁宫里有西施。

这段话不言自明,男权社会里,国家的兴亡岂是一个女人所能左右的,让“女祸论”的谬论见鬼去吧!

接下来的三节的内容里,要分析一些南北朝后期的历史背景,内容有些枯燥,有近一万字的内容,得更新一周以上,对于爱看故事的朋友来说,这段时间可能会郁闷了,如果不感兴趣,可以一周后再来看贴,也不影响阅读的,还请包涵,不过,楼主打包票,接下来的几节内容,是很涨姿势滴,耐心看看也无妨!!胜败有凭

有关北齐的所有内容,到这里就算全部结束了,但是,我们不禁要问,原本是超级大国的北齐因何而亡?

如果这是一道历史问答题考试题目的话,我们可以罗列很多原因:

政上,主昏臣奸,骄奢逸,政腐;

经济上,穷奢极欲,大兴土木,横征暴敛;

军事上,战略失误,指挥无方,赏罚不明;

……

这些作为原因并没错,也很正确,但是这些却都是大话、空话、废话,根本无法说明兴亡的原因所在。

因为绝大多数王朝的衰落都可以套用这些理论,试问,哪一个朝代衰败没有以上这些原因?因而,这些都只是表层次的原因,共性的原因。

那么,除了以上这些表层次的原因,还有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?

魏晋南北朝时期,一个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民族融合,这或许才是一把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。

东汉三国时期,就有大量的胡人南迁,并且定居于中原周边地区,当时由于受到中央政的统一管理,所以这些胡族并未对国家政权形成威胁。

但是到了西晋时期,这些少数民族大量繁衍,对中原地区形成合围之势。当时就有识之士对这些不断壮大的胡族部落表示出了担忧,比如江统的《徙戎论》就提出将这些胡族外迁,然而当时的西晋皇帝是是晋惠帝,历史上著名的白痴皇帝,朝政被贾南风所把持,所以根本没有采纳江统的意见。

江统提出《徙戎论》之后不到十年,就发生了著名的永嘉之乱。所谓永嘉之乱,就是匈奴攻陷了西晋首都洛阳,并且匈奴汉国皇帝刘聪将晋怀帝司马炽俘虏。

自从永嘉之乱以来,北方大量少数民族开始大举入华,最具代表性的是五胡,即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这五个少数民族,因而传统史家将这段历史称之为“五胡乱华”。当时在北方中原地区,形成了众多的胡族政权,主要是十六个,因而这段历史也称作“五胡十六国”。

胜败有凭

到了冯太后执政以及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,在这祖孙二人的大力经营改革之下,对北魏实行了全面的汉化,包括三长制、租调制、均田制等等,甚至于把都城从边塞地区的平城(今大同)迁到了中原地区的洛阳,改汉姓,穿汉服,这一时期,北魏也真正达到了繁荣的顶峰。

然而,孝文帝的改革并没有让胡化的逆流退出历史舞台,它只是被暂时掩盖了。迁都洛阳之后,平城则迅速衰落,大量的鲜卑旧贵族,一直驻守在的平城以外的六个军镇,分别是沃野镇、怀朔镇、武川镇、抚冥镇、柔玄镇、怀荒镇这六镇,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的少数民族柔然,而宇文泰和杨忠就出自武川镇,高欢则出自怀朔镇。这批鲜卑军都是鲜卑化的,待遇等各方面都不及洛阳的官员,受到来自中原人士的歧视,最终爆发了六镇起事。

投推荐票 /    (快捷键:←)上一章 / 章节目录 / 下一章(快捷键:→)    / 加入书签
章节有误,我要:报错
X
Top